close
因為麵包麵團的和麵方法有許多種,嘗試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還是最重要的。為了做出滿意的吐司,使用時的眉眉角角比較多,特此開立一篇攪麵勾配件的網誌,其餘配件使用心得請見這篇網誌。
攪麵勾:
攪麵勾的勾子部分是金屬+不沾塗層。但與機器銜接的地方是塑膠,還是會擔心用久了或扭力太大時會破裂。就再觀察看看。
我以吐司麵團為主軸說明,若要製作其他麵包則請自行參考變化。
目前為止已經做了超過15條吐司、其中包含超過6種配方,最後總結出一套方法,可以避免攪打時間過長、薄膜不透、終溫過高的情形發生。此方法是自己發展出來的,盡量找了一些資料佐證,但無法確定百分百的正確,請斟酌參考。最後也會說明為什麼我會這樣做,是為了避免機器的哪些缺陷。
- 夏天製作過程說明:
- 前提:這台機器攪拌的最適量是在900克~1400克的麵團(約為2~3條12兩吐司)。攪拌一條很沒有效率,因為麵團會黏在鉤子上無法充分被揉攪到;超過三條,麵團則會爬超過鉤子,要一直把麵團扒下來。
- 和麵法:水合法。
- 說明:除了酵母、鹽巴和無鹽奶油以外的材料全部*攪拌均勻之後,以保鮮膜封好鋼盆,放置在冰箱裡冷藏。大部分的資料都說水合30分鐘就足夠。我通常使用過夜水合,只是因為這樣比較方便第二天下班回家製作,並不是刻意拉長水合時間。鹽巴千千萬萬不要加進去,麵團會變硬。(*:可以預留幾CC的液體用以之後融化酵母)
- 第二天拿出冰箱先回溫(約半小時~1小時)。按照酵母、鹽巴、無鹽奶油的順序添加進麵團。
- 添加酵母步驟:可以直接添加(盡量均勻撒在麵團上,我甚至會翻開麵團,分層撒),也可以預留幾CC的液體用以融化酵母,也是盡量均勻撒在麵團上。(後者比較好,但我常常忘記要預留,只好直接灑。直接撒不會失敗,但似乎有影響發酵程度。)轉速開1,攪拌至均勻。(最多5分鐘吧)
- 添加鹽步驟:接著添加鹽巴,也是均勻撒在麵團上。鹽巴我就沒試過用液體泡開了,有興趣者可以自行試驗是否有影響。轉速先開1,攪拌至均勻(也是最多5分鐘吧)。接著把麵團從鉤子上扒下來,轉速開2 or 3,攪打約8~10分鐘,這時已有中厚膜出現。
- 添加無鹽奶油步驟:奶油切小塊(夏天有沒有退冰都OK,如果有退冰就注意時間別拖太久;沒退冰就拌得久一點而已),建議包進麵糰裡攪拌。不過我也常忘記;直接放進缸裡會讓麵糰外部重新變稀變黏,要刮缸就覺得很阿雜。轉速開1,攪拌均勻後,把麵團從鉤子上扒下來,轉速改2 or 3,攪打約10分鐘,這時麵團外觀光滑不太黏手,麵團摸起來冰涼,且已有均勻透光薄膜**出現。(**這部分仍要取決於麵團成分比例,目前有做過一個液體和油比例偏高的配分,最後的膜沒有辦法很薄透,而摸起來已經溫度升高,我就沒繼續下去了。如果溫度還是很低、還沒有薄透膜,可以再繼續攪拌5分鐘)
- 說明:
- 為何是水合法,不使用直接法?這台機器畢竟還是陽春的機種,受限於一些硬體條件,使用直接法的話,在限定攪打時間的狀況之下(為了不讓終溫升高),麵團最多就只有厚膜。如果要有膜(甚至不是薄膜),必須要調高轉速(轉速到4)。但一直這樣開高速其實蠻心驚膽顫的,所以在幾次經驗過後我才嘗試了並確定使用水合法。
- 攪打速度超過規定上限的原因?官方給出的攪麵勾使用速度上限是2,但在這個速度下使用,
- 麵團會因為速度太慢而黏在盆底、無法真正的攪打,只能算是攪拌。將速度開到了3~4,麵團才有真正的被甩開;
- 在伊萊克斯贈送的線上課程中,就連巧兒也是
看上去有點心虛的使用到3~4來攪打,我想這台機器就是這樣吧。 - 在兩條吐司+水合法的情形下,轉速開到3只需幾分鐘。不過基本上我就是抱著必死決心在使用高速段;關於長期使用超出規定速度攪打麵團的後果,可以參考琳達公主使用KA的血淚史。 使用者請自己斟酌調整。
- 手套膜是必須的嗎?
- 判斷一個麵團是否已經可以停止攪打,我個人比較傾向觀察麵團外觀是否光滑、測試麵團是否不黏手,以及終溫不要過高。
- 雖然沒有薄透膜出現,但只要整型時注意手法,有好好整型,最後烤出來的成品纖維也是很美很好吃呦。
- 其餘補充事項:
- 攪打過程我一直都在觀察機器的狀況,認為低於500克麵團無法充分被攪拌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攪麵勾的設計。這一台的攪麵勾是ㄅ字形的,有一個近乎直角的彎,只要這個鉤子一就位,大部分的麵糰就會黏上鉤子的斜長邊,卡在直角跟鉤子中間,還會越爬越高,所以降低了攪打的程度。
- 不太需要刮缸。這台讓我蠻喜歡的優點是攪拌路徑可以把缸壁上的麵糰都黏進來,所以麵團不太會黏在缸壁上,很少需要刮缸。(反而比較需要把麵糰從攪麵勾上整理下來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